要致富,找财路!
CAILUGE.COM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什么 融资难原因和对策全在这里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原因是什么?根源在哪里?我们一直在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ZF也一直在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可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原因的文章却不太多。解决一个问题,找到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应该是首要工作。

中小企业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主要是前期的各种风险投资,以及后期的资本市场上市;债权融资,主要是指银行贷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风险投资门槛相对较高,上市更是难度大,中小企业融资,绝大部分还是通过债权方式,而且主要是银行贷款来解决。

据深圳市银监局通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深圳市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过了8000亿。(所谓普惠金融贷款,是指符合工信部标准的中小微企业,在单一银行不超过1000万元RMB的贷款。)可见,银行贷款在当前,乃至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本文,就重点分析当下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原因,以及探讨一下解决对策。希望对于银行、ZF有所借鉴,对于广大中小企业也有所启发。

一、银行意愿不强,中小企业贷款供给不足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来自于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利差,以及提供配套的结算及各类服务所带来的手续费收入。银行的利润和银行的资产规模成正比,也就是说,资产规模1000亿的银行,利润是规模100亿银行的10倍。这就导致了银行从根本上更愿意去做资金的批发业务,而不是零售业务,通俗一点说,就是喜欢给大企业发放大金额的贷款,而不愿意做中小企业小金额的贷款。

贷款利润=“贷款收入-存款成本-坏账损失-人工和运营成本”。

一家银行吸收储蓄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这家行的存款成本,吸储能力强的大型国有银行,存款成本就比小银行要低不少。坏账损失,取决于银行对于贷款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能力,风控能力越强的银行,坏账损失就越小。人工和运营成本则和这家行的员工薪资水平,内部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什么 融资难原因和对策全在这里 1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例子。A公司是家大企业,贷款1亿元,B公司是家中小企业,贷款300万元。A、B公司贷款利率都是5%(事实上,目前受国家政策影响,大企业贷款的利率比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还要高一些),该行存款成本为2%(存款成本和贷款金额大小无关),大客户坏账成本为0.2%,小客户坏账成本为0.5%,大客户的人工和运营成本为5万元,小客户3万元(人工和运营成本主要是客户经理和贷款相关的风控人员的工资及费用)。

1亿元贷款的银行利润为:10000*(5%-2%-0.2%)-5=275万元;

300万元贷款的银行利润为:300*(5%-2%-0.5%)-3=4.5万元。

计算结果是:1亿元贷款,银行利润为275万元,300万贷款,银行利润为4.5万元。

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利润低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人工相比贷款收入,权重太高,高达40%,而大企业人工的权重只有1.8%。二是坏账成本偏高,吃掉了不少本来就可怜的利润。

要让银行愿意做中小企业贷款,就得要想办法提高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盈利水平,有利可图,银行才有动力去做中小企业贷款。

可是,银行公司贷款业务,对于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挺高,又不能像零售行业那样,大规模扩张人手;所以,这些年,银行一直想各种解决办法,降低每万元贷款的人工成本消耗,尤其是在中小企业贷款领域,希望提升中小企业贷款的盈利水平。

一起来看看,银行为了提升中小企业贷款的利润水平,做了哪些工作和努力。

二、提升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利润水平,核心在于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人工和运营成本,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坏账风险。

(一)目前各商业银行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发展互联网技术,用系统取代人工。

这个是目前几乎所有银行都在努力的方向之一,通过各种线上化系统,线上风险评估和审批模型,通过获取外部大数据减轻客户经理在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方面的工作量,降低单位金额贷款的人工运营成本。目前来看,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但仍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系统取代人工,存在很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减,而且在公司贷款领域,有明显的天花板。这块目前市场上做的比较好的,就是微众银行,已经把系统取代人工几乎做到了极致,我认为商业银行在这块应该向微众银行学习。

(2)系统研发的投入并不小,导致节约的人工成本并没有都成为利润一部分,给系统投入消耗掉了。大银行还好,规模大,系统取代人的效益显著,但对于中小银行,就不一定了。甚至一套系统的花费比人海战术成本更高。

(3)用系统取代一些人工的事务性工作是可行的,但如果是取代人的专业性工作,尤其是风险相关工作,也存在边际效益递减和天花板问题,无法完全用系统取代人的经验判断(补充一点,系统的引入,也很明显的补足了人工经验在风控方面的一些补足,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的经验在某些方面发挥的作用,至少当前还做不到)。对于微众银行对外宣称的,完全用系统自动审批的微业贷,坏账率只有0.5%,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2、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

通过核心企业1+N的模式,批量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把一批中小企业打包成一个标准模式,批量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降低单位金额贷款的人工运营成本,并通过核心企业信用、区块链技术、交易数据等降低贷款风险,提高银行做中小企业贷款的利润水平。

这种做法是可行的,效果明显,这些年各个银行都在大力发展围绕核心企业的1+N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比较成熟。基本上各大核心企业,包括核心平台上下游的,尤其是上游的供应商的融资,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但是,短板也很明显,核心企业就那么多,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也就那么多,1+N模式解决的中小企业的受众面还是太小,不足以挑起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梁!

3、和外部的各种平台公司、贷款中介机构合作。

通过外部平台机构、中介机构来获取客户,辅助风控,把银行客户经理、风险人员的一部分工作外包出去,来降低银行的人工运营成本。这块市场在欧美国家相对比较发达,有比较成熟的银行经纪公司,类似国内的保险经纪公司,但国内在这块还属于草莽阶段,完全还没有进入银行以及监管正式讨论的课题当中。

中长期来看,我认为这可能是必经之路。我和很多银行的客户经理、行长们就这事沟通过,大家都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领域:不同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政策、产品、风控差异不小,不同时期也有明显不同;不同的行长/客户经理的风险偏好、KPI完成情况/个人的能力模型特长也不一样,导致同样一家中小企业,找到不同银行、不同行长/客户经理,结果会差异很大。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家中小企业,找A银行说做不了,去B银行又可以了;找客户经理张三说做不了,李四说可以做;10月份找张三说做不了,1月份又说可以做了……

经纪公司在这方面,可以很好的整合各个银行、各个行长/客户经理的需求和风险偏好,结合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需求,针对性的匹配银行、匹配客户经理,会大大提升成功率,降低银行、企业双方的营销成本和沟通成本。

当然,也还有一些方式方法和有效的手段,我就不一一展开了。

(二)上述做法的效果显著,但仍不足以根本解决问题,银行做中小企业贷款的性价比仍然远远落后于大企业贷款。

个人建议,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改进:

1、ZF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各种经营数据的规范管理,以及对于不诚信企业的惩罚机制。

银行不愿意做中小企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小企业外部公开数据不足,或者是公开数据有瑕疵,导致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去做线下调查,风险评估和识别,导致成本激增!如果能够有比较好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银行相对比较容易也比较简单的识别到中小企业,银行的人工运营成本和风险就会大幅降低,性价比就会明显增强,意愿就会明显提升。

2、允许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和运营成本,市场化定价。

当前银行的名声并不好,大家都觉得银行是暴利机构,从老百姓身上赚了太多钱,如果有人说银行要给中小企业涨贷款利率,感觉就是罪大恶极之事,连带我这种建议市场化定价的,都会被认为是帮凶,为虎作伥。

银行的利润高,其实主要还是在房地产企业、国央企,以及大型上市公司身上赚来的。在中小企业贷款领域,大家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银行的利润并不高。尤其是这两年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贷款,银行是真心没有从中小企业身上赚钱(至于打着**普惠的口号,放着年化二三十的高利贷的个别银行,另当别论。)

现在ZF通过行政管控的方式,压着银行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短期来看,中小企业明显获益,长期来看,其实是在伤害银行的积极性,并不见得是好事。适当放开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管控,有助于提升银行的积极性。

当前中资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这块,完全脱离市场规律。比如,中小企业的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利率几乎没有区别,个别银行,甚至抵押贷款利率比信用贷款利率还贵,这明显违反市场规律。

抵押贷款,尤其是足额抵押贷款,在当前房价坚挺的大环境下,银行贷款的终极风险几乎为0(所谓终极风险为0,不是指不良率为0,而是银行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回收贷款本息,终极损失几乎为0)。加上抵押贷款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成本也非常低,抵押贷款利率就应该比信用贷款要低才符合市场规律。现在几乎所有中资行,抵押贷款利率和信用贷款都是一个价,深圳建行更奇怪,云抵贷利率是4.95%,信用贷利率反而只有4.65%,利率倒挂。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什么 融资难原因和对策全在这里 2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对待,中小企业融资贵,我认为也许是个伪命题。按照市场规律,零售价格比批发价格贵这个很合理,中小企业贷款相比大客户,就是零售业务,利率比大企业贵些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融资难的问题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就会回到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上。好的中小企业,优质的中小贷款,利率价格就会很低;差些的中小企业,风险高的贷款,利率就会高一些。这也有助于真正帮助到那些优质中小企业。

三、提高银行做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还需要大力发展和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贷款领域的补充作用,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鲶鱼”效应,给银行造成竞争格局和市场压力。

这几年,由于受P2P的影响,加上非银金融机构行业监管的不足,保理公司、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供应链金融公司等大规模倒闭或者停止业务。而这些机构的存在,往往能够为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弥补银行在灵活性、时效性方面的短板和不足。

鼓励和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有利于倒逼银行做更多的创新。但如果要鼓励和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前提就必须要放开银行在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否则非银行金融机构,不但发展不起来,而且迟早会全部消亡——银行家大业大,中小企业贷款可以不赚钱,甚至是亏钱,毕竟有大客户贷款来弥补;但对于专做中小企业的非银机构来讲,就没法生存了。如果非银机构都消亡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四、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不够,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银行贷款,相对来讲,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而绝大部分的企业老板,都是实业出身,对于财务、金融板块并不专业;受制于自身的规模和实力,中小企业的财务绝大多数都是会计出身,对于做账、税务这些常规业务没有问题,但对于融资、对于金融,往往并不懂。(很多老板都认为,财务经理肯定是懂银行贷款和金融的,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就连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都是两个差异很大的板块。)

这就导致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中小企业自身资质一般,银行不太待见(资质弱);专业能力又有限,不知道该找哪家银行去谈(信息不对称),不知道该怎么去和银行谈(专业不足)。资质弱、信息不对称、专业不足,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三座大山!结果就是,想贷款的时候,就只能找熟人,通过熟人介绍认识银行的人,然后盲婚哑嫁式的谈。

但由于不同银行的授信政策不同,贷款产品不同;客户经理的个人风险偏好不同,乃至KPI完成情况不同,对于同样一个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合作意愿,风险看法都不太一样,等等原因,就会导致我经常遇到这两种情形:一种是企业挺不错的,但没找到对的银行、对的人,连续碰壁,结果就以为是自己企业有问题,就放弃了。另一种情形,是企业其实不咋地,但坚持认为自己项目很好,是没有找到对的银行、对的人,锲而不舍的不断找银行,浪费时间精力,反而把公司的主业给耽误了。

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这块,一方面是银行融资信息太多,另一方面也是很多银行对外披露的贷款信息,带有太多的宣传成分,明显夸大,人为给中小企业的判断也带来了困难和障碍。不管自己的贷款是不是好,反正对外一律说“额度高、利率低、审批快”,让客户无所适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专业性的问题,有些银行的贷款产品、政策公布之后,每一个汉字我们都认识,但银行到底表达的什么含义,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往往不太容易理解。

现在不少地方ZF都在推动贷款超市建设,但从我当前看到的贷款超市的运行来看,基本都是名存实亡。所谓贷款超市,就是各个银行的网银在超市上做了一个链接,把产品做个广告位展示,仅此而已,远远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关于如何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如何赋能中小企业,这是我目前在研究的课题,也是我创业公司的主攻业务方向,暂时有了一些思路,正在实施和探索当中,效果如何,有待后续市场验证。(也欢迎对于这个领域感兴趣的朋友与我联系,大家共同探讨!)

在帮扶中小企业,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方面,我认为,ZF应该发挥主导功能,想办法在这方面来帮助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多举办一些专业的培训课,或者做一些有用的工具,给到中小企业。

五、中小企业融资,并不是满足每个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融资本身是个商业行为,对于出借方来讲,必须确保风险可控,收益合理,才会愿意出借资金。而不少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很大,甚至濒临破产;或者是企业产能落后,盈利能力很差;这样的企业,就不应该给他融资,这样的融资需求就是不合理需求。不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反而是合理的,是恰当的,是市场化成熟的表现。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什么 融资难原因和对策全在这里 3

现在,不少农村大龄男青年找不到媳妇。对于那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来讲,找不到媳妇才是对的,谁嫁他谁倒霉,我们去帮忙张罗找媳妇,反而是不道德的,是对于女方的不负责任。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也是一样的道理。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个喊了很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我想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为什么难、为什么贵,一起找找原因,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会有不小的帮助。

从商业的角度来讲,中小企业融资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于各个市场参与者,也都是有利可图的。

疫情会导致一个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瘫痪,随着时间的增加,企业的现金流会逐步消磨殆尽…

尤其是位于产业链末端,综合实力偏弱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严峻的生存挑战。据一项1000份的中小企业调研显示,受疫情影响,超过70%的企业面临着现金流不超过2个月的困难局面。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采购市场价格飞涨且支付方式单一,生产市场复工率低,商品流通渠道受阻,消费终端交易量骤减,造成中小企业在收入大打折扣的情况下,却要面对极大的运营成本,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走上四处寻找融资荆棘之路。

但是,由于市场信心不明朗、信誉降低,融资标准加大,融资成本提升,使得企业融资相比以往更加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融资渠道不够多样化

中小企业从各方面而言都相对比较滞后,导致融资渠道、融资机会单一且缺乏足够的抵押物。主要通过当地的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寻找贷款,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2.自身综合管理不够强

中小企业由于不注重自身信用的积累、不注重市场的合理有序竞争、不注重自身全面完善,导致其达不到融资标准的要求或金融机构很难像审核大企业一样通过财务报表去识别其风险点与偿债能力,致使其无法有效获得外部资金支援。

3.非常时期融资更为难

疫情下,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受到影响,创新、管理等能力的削弱让其整体竞争力下降,削弱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让中小企业给投资界留下整体不好的印象。

总而言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不能单纯依靠银行这个单一的融资渠道,而应该发展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让中小企业能够得到及时的融资帮扶,才能缓解疫情非常时期带来的负面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ailuge.com/tzlc/73522.html